突出“开发”和“服务”两大抓手,实施打造“诚信市场”、“平安市场”和“和谐市场”三大工程

【道德讲堂】学习我市“最美的乡村医生”朱苏银

发布时间:2013-11-07 00:00:00

龙山镇后宅村乡村医生朱苏银倒在了为村民送体检单的路上,永远离开了她工作了40多年的岗位,事迹可嘉。

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,却用满腔的热情抒写了不平凡的人生。43年的坚守,村民已离不开她,她也离不开村民,不曾想时间永远凝滞在了这一刻。2013年10月5日17时40分,她骑着电动车在为村民发放健康体检通知单时,不慎翻入水沟,永远地倒在了这块自己曾经踏足无数遍,曾经默默耕耘数十年的土地上……  

颜朱苏银开医疗站已有30多年了。 一直来,卫生院打防疫针、查甲状腺肿大等工作,她都是积极配合参与。由于起初村民思想落后,健康意识不强,预防接种等工作做起来相当艰难。后宅村曾有一户人家生育了4个孩子,预防接种证也不做,是朱苏银帮忙上门一个一个通知动员进行落实。

村民有个头痛脑热首先想到她,她成了村里人离不开的亲人

朱苏银1950年7月,出生在长川村的朱苏银与下宅口一个小孩调领而成了下宅口人,后出嫁到附近的后宅村。1970年,朱苏银经过四路卫生院的培训学习,到原龙山区中心卫生院(现西溪中心卫生院)担任妇女计划生育结扎工作,后在后宅村办起了村卫生室。这一干就是43年!四十多年来,朱苏银在后宅这个古朴的村落,从一位年轻姑娘变成了鬓染霜雪的老人。不管是她自己以前开在家里的医疗站还是现在的村卫生室,四十多年来,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,她都是随叫随到,她为村民看病没有大年三十、年初一,可以说全年无休。后宅村600多户将近1800人口,几乎家家户户都找她看过病、打过针,她是真正的“便民医生”。

病人的生命大于天,村民的信任是她最大的幸福

朱苏银所在的后宅村,总人口1625人,老年人332人,高血压患者133人,糖尿病患者28人,精神病患者10人,流动儿童110人,这就是说,朱苏银每月必须至少要对171人进行额外的健康指导,每月必须对流动儿童进行管理,掌握迁入迁出动态信息,通知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,通知接种各类疫苗等。而这些工作,很多都需要她加班加点完成。但朱苏银始终毫无怨言,任劳任怨,与卫生院驻后宅村责任医生、村联络员一起,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。

在后宅村的每一寸土地上,都留下了朱苏银的足迹,没有名,没有利,是什么支持着朱苏银始终不渝的坚守?在朱苏银看来,病人的生命大于天,看到病人被她治好,脸上露出的笑容是她最大的幸福。这就是一个老村医的朴素信念和追求。


浙江金汇五金产业集团有限公司

邮箱:
cnzjjh@163.com
电话:
0579-87121062
网络科技有限公司